其他

【海鸥传信*青年之友】

2017-01-31 海鸥传信



圣若望·鲍思高 San Giovanni Bosco

圣若望鲍思高三日祈求

第一天

为在迷途中的青年祈祷。


向圣若望鲍思高祷文

圣若望鲍思高,

青年的慈父和导师,

你温顺地接受圣神的恩宠,

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时代的一切,

你为青年,尤其是那些弱小贫困者,

成为天主慈爱和特别眷顾的标记。

请做我们的嚮导,

引领我们走主耶稣基督友谊的路,

使我们在祂和祂的福音内

找到生命的意义,

找到真正快乐的泉源。亚孟。

第二天

为在追寻理想的青年祈祷。

向圣若望鲍思高祷文

圣若望鲍思高,

青年的慈父和导师,

你温顺地接受圣神的恩宠,

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时代的一切,

你为青年,尤其是那些弱小贫困者,

成为天主慈爱和特别眷顾的标记。

请帮助我们慷慨回应天主的召叫,

使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

成为共融的建树者,

并以热诚的心互相合作,

与整个教会联合在一起,

一同创造一个爱的文明。亚孟

第三天

为未认识天主及已离开天主的青年祈祷。

向圣若望鲍思高祷文

圣若望鲍思高,

青年的慈父和导师,

你温顺地接受圣神的恩宠,

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时代的一切,

你为青年,尤其是那些弱小贫困者,

成为天主慈爱和特别眷顾的标记。

请为我们求得恒心之恩,

按照真福八端的精神,

活出一个高水淮的基督徒生活;

亦请赐给我们,

在信友之助佑玛利亚的带领下,

终有一天与你一起

共聚于天堂上的大家庭。亚孟

圣若望·鲍思高(San Giovanni Bosco,1815年8月16日-1888年1月31日),意大利天主教神父,也是慈幼会的创办人。天主教将他作为青年的主保圣人。

生平

若望鲍思高于1815年8月16日,出生在离意大利都灵城约16英哩的小镇碧基。在鲍思高两岁时,他的母亲玛加利大就做了寡妇,要抚养3个孩子:安多尼,若瑟和若望。

若望家境虽然清贫但他从小就劝奋好学。5岁时,他便开始召集同志们,教他们要理。那时候,若望已立志做司铎,淮备一辈子献给孩子们。

若望读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时候是相当艰苦的,他一直靠做工作才能完成学业。在这期间,他曾做铁工、修鞋匠、木工。他从工作中学到的工艺,对他日后创办工艺学校有很大的帮助。

1835年10月25日,鲍思高进了基爱里城的大修院。1841年6月5日,总主教法兰索尼祝圣若望鲍思高为天主的司铎。

鲍思高在杜林城神学院攻读的时候,目睹许多青年,卷在城市生活的罪恶危机里,青年人没有人照顾,也没有康乐活动;尤其是缺乏道德生活的辅导。鲍思高开始接触那些青年,邀请他们参加主日聚会,举行祭礼,一起游戏,一起唱歌。1846年的复活节,鲍思高带领他的男孩们,迁入杜林城的华道角区,建立了他们安定的家。这小小的家,在今天已发展成一颗大树----慈幼会的总部。接下来的几年,鲍思高在都灵城又开办了几座青年中心,专供青年的精神需求及康乐活动。后来,又办了一所寄宿学校。

1853年,他在修会的场地上开设工场。再加上学术性的课程,这样,鲍思高便创办了他的第一所工艺学校。1859年,鲍思高创立慈幼会,这样他的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今天,慈幼会的事业几乎遍及全球各国。

1888年1月31日,鲍思高去世。


以下是详细生平

圣若望鲍思高--慈幼会及母佑会会祖


属于天主的非凡人物

          天主不时在教会内兴起一些男男女女,为引导和鼓励祂的子民,使他们更接近祂。鲍思高神父是宗座辖下两个国际性修会的会祖,亦创立了慈幼会第三会(Salesian Third Order)、慈幼协进会(the Pious Association of Salesian cooperators)。他是伟大的教育家及建造教会者,在动荡时代担任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的中介,亦是多位教宗的挚友、曾派遣十一个传教团的热心传教士、作家、伟大的圣母使徒,更是圣人和圣德的导师。他是居于偏远村庄的牧童,未满两岁已丧父,亲历贫穷,须面对家庭问题。少年若望要为筹募学费而奔波,他在九岁时,善牧耶稣在梦中告诉他,他的终身使命就是拯救及教育青少年,但「并非靠暴力,而是靠温良和规劝」。在圣母玛利亚的助佑下,他首先照顾一名孤儿,其后扩展到成千上万遭遗弃的孩子,提供他们食物、居所、信仰指导及健康的餘暇活动。他受同侪排斥,被视为圣职人员的耻辱、社会的威胁、行为异常的人,亦曾多次遭人暗杀,教会长上也误解他多年。他创立的修会须由教宗行使权威和发生多次奇蹟,方可获得批准。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缔造具体的现实,已获教会列入圣品。

I. 早年生活

        鲍思高神父在教宗碧岳九世的要求下撰写回忆录,并以童年生活开始。若望麦基奥(John Melchior)生于一八一五年八月十六日。滑铁卢一役在该年发生,意大利和欧洲自此进入新时代,积极修复拿破崙时代的遗害,并透过王朝复辟,达致国家团结和推翻奥地利统治。此外,秘密组织、共济会(Freemasonry)及反教权运动亦如雨后春笋般冒起。
          若望鲍思高在距离杜林(Turin)约二十里的亚斯底新堡(Castelnuovo dAsti)现为鲍思高新堡(Castelnuovo Don Bosco)的碧基(Becchi)小村庄出生和长大。他父亲方济类斯(Francis Louis)与前妻育有一子一女,分别为安东尼(Anthony) 及幼年夭折的德兰(Teresa)。第二任妻子是来自加比利奥(Serra Capriglio)的丽达奥其纳(Margaret Occhiena, 1788-1856),婚后再添两个儿子,分别为若瑟(1813-1862)及若望(1815-1888)。若望生于八月十六日,于翌日在圣安德肋堂由副本堂若瑟费斯特神父(Don Joseph Festa)付洗,代父母为加比利奥的奥其纳麦基奥(Occhiena Melchio)与新堡的玛达肋纳鲍思高(Magdalene Bosco)。 若望家境清贫,家里的产业只有一座小屋、一幅土地及一个小葡萄园。父亲为养活妻儿,在地主毕安纳(Biglione)的农场工作,却不幸于一八一七年五月十一日病逝。小若望当时只有二十一个月大,但日后将成为「孤儿的慈父」。他的祖母丽达朱克(Margaret Zucca)卒于一八二六年。
          若望的母亲丽达奥其纳虔诚过人,为人细心、谨慎、冷静、宽容、善待贫苦者。她不会读书写字,却熟悉教理,对反叛的继子安东尼非常忍耐。鲍思高一家经历了比哀蒙(Piedmont)的经济危机和艰难时期。安东尼经常违抗继母,使家里永无宁日,与小若望的关系亦日趋紧张。小若望年仅八岁,便要在家里和农田干活,帮忙牧放牛羊。他与村童一同嬉戏,身手敏捷,性格坚强,喜欢到市集观看和模仿小丑、魔术师和杂技员,获得同辈甚至更年长朋友的爱戴。他富于想象力、敏锐、认真,有时显得沉默寡言。他的启蒙老师是村内一个农夫。当时丽达的姊妹玛利安纳(Mariane)在加比利奥的拉克神父(Fr. Lacqua)家里当管家。在她帮助下,丽达约在一八二四年至一八二七年把小若望送到神父开办的学校读书,但为时只有数月。



九岁奇梦

       小若望九岁时,梦见一位衣履华贵的神秘人物,劝导他以「温良和爱德」对待那些惹事生非的男青年。这位男士亦要求小若望教导那些顽童「罪恶的丑陋和德行的美善」。接着,一位尊贵的女士出现了,她是那位男士的母亲。她温柔地拉着小若望的手,让他看着一群野兽化为羔羊。她对小若望说:「你应谦卑、坚强和健壮。发生在这些野兽身上的事,你也要为我的孩子实行。」小若望认为,耶稣和圣母藉这个奇梦告诉他,他的终身使命就是照顾被遗弃的孩子。圣母对他说:「在适当时候,你自会明白一切。」六十年后,在他辞世前八个月,他在罗马耶稣圣心堂的圣母祭台举行感恩祭,多次因激动而落泪。他后来解释说,当时他鲜明地忆起童年的梦境,而且已明白一切,一切都是圣母的作为!

困难重重的学习生活

       安东尼和若瑟从没有机会到学校读书,因此安东尼反对小若望上课,要求小若望跟他和若瑟到农田干活。小若望年少时喜欢聚集其他男青年,为他们讲寓言故事,表演杂技,走拉紧的绳,然后与他们一起祈祷,以及向他们重述本堂神父讲过的道理。这些活动全获得母亲的准许。一八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在新堡初领圣体,由施蒙多神父(Don Sismondo)主持礼仪。丽达协助他妥善准备自己,向天主感恩。他回忆说:「自那天起,我似乎有点改进了。」

莫利约农庄

       由于安东尼一直反对小若望读书,丽达在一八二八年二月送小若望到八公里以外的蒙哥谷(Moncucco)村,在莫利约(Moglia)家族的农场干活。他在那里每年可赚得十五里拉。每个主日清早,他都徒步走到蒙哥谷的圣堂,找柯提诺神父(Don Cottino)办告解及领圣体,然后与莫利约一家参与十一时正举行的感恩祭,下午则与邻家的孩子玩耍,向他们重述母亲讲过的耶稣生平事蹟。他放牛或在农场干活时,总是手持一本拉丁文文法书。类斯莫利约(Luigi Moglia)问他为何如此热衷学习,他答说:「因为我想当神父。」一八二九年十一月,他对舅父弥格(Mark Michael)说,虽然他们待他不错,但他想读书。于是,舅父把他送返碧基。

贾劳束神父的学生

       过了一段日子,他在一八二九年十一月在蒲底里拉(Buttigliera)完成「传教工作」返家途中,遇见莫里亚多( Morialdo)的本堂神父若望贾劳束神父(John Melchior Calosso)。贾劳束神父年届七十,是神学博士。他见这孩子能够背诵长篇的讲道内容,十分欣赏,便同意收容他,教他拉丁文,亦是若望的神师。不幸地,贾劳束神父于一年后突然身故,卒于一八三O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贾劳束神父临终时,把自己的六千里拉储蓄全数留给若望,作为若望进修为司铎的经费,他的亲人也没有异议,但若望考虑片刻后,选择仰赖天主的照顾,把保管遗产的钥匙交还神父的亲人,并说:「我甚麼也不要。」
         一八三一年,在安东尼结婚前,丽达与他分家。她把碧基的产业留给安东尼后,带着若瑟和若望迁到邻近新堡的萨森布诺(Sussambrino)作佃农。若望回到新堡上课,每天徒步行走五里四次,有时亦与韦拉诺神父(Don Virano)及莫利约神父(Don Moglia)等老师同行。

基爱里

        一八三一年十一月四日,他在距离新堡十二公里的基爱里中学(Chieri Secondary School)读书,每月须支付十二里拉。他极不情愿地在村内到处乞讨小麦、水果和乳酪等物品,用作支付学费。在前往基爱里途中,他对若望斐理培禄(John Filippelli)倾诉说:「我想读书,我想献出整个生命照顾男青年。」当时基爱里住满神父、学生和纺织工人。若望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学校重视实践信仰本份,每天举行感恩祭,以告解券及品德证鼓励学生,并规定使用祈祷书。他在朋辈间极受欢迎。
          若望鲍思高记忆力强,每晚可背诵不少意大利文和拉丁文古典作品。他最初寄住在马基肃(Marchisio)家,翌年则住在寡妇璐琦马塔(Lucia Matta)家。为支付生活费,他须帮忙做家务,亦为马塔廿二岁的儿子补习。其后在一八三四年,他住在若瑟毕恒德(Joseph Pianta)家里。若瑟毕恒德是咖啡馆东主,若望在那里学懂制作各式各样的糕饼。他亦曾住在裁缝多玛斯卡明诺(Thomas Cumino) 的家。有一段时间,铁匠瓦西奥沙维奥(Evasio Savio)教他使用铁鎚及在炉边打铁。日后华道谷工场开办时,他将亲自担任首名导师。当时,他梦见自己成为司铎,负责看管许多男青年,亦明白这是他终身的工作(参阅B.M 1, 182)。他亦是演员、歌手、即兴诗人和魔术师,更组织了「同乐会」(Company of merry makers),与朋友轮流在各人的家里聚会,讨论信仰。若望十八岁时,于一八三三年八月四日在蒲底里拉(Buttigliera d’Asti)领坚振,仪式由萨沙里(Sassari) 的贾诺提总主教(Archbishop John Antony Gianotti)主持,代父母为若瑟马萨诺(Joseph Marsano)及约瑟芬梅利纳伯爵夫人(Countess Josephine Melina)。

II. 司铎培育

修院生活

        一八三四年四月十八日,若望十九岁,在神师若瑟马洛尼神父(Canon Joseph Maloria)反对下,决定加入基爱里的方济会,并获取录为备修生,准备加入和平会院(Friary of Peace),但一个梦改变他的决定。他谘询贾发束(Don Caffaso) 神父后,在贾发束神父及辛泽诺神父(Fr. Cinzano)协助下,于一八三五年十月三十日加入基爱里教区的神学院。他在十月二十五日领会衣时,立下七大决志。他在神学院进修的六年内(一八三五至一八四一),每个学期都获授用作奖励最优秀学员的奖学金。他接受的训练极为严苛,具有杨森主义色彩,亦难以接触教职员。他极为自律、刻苦、避免嬉戏、慎选朋友。后来,他后悔花时间研究异教典籍,而渐渐对圣经和教会史产生浓厚兴趣。类斯高木禄(Louis Comollo)是他在神学院时代的挚友,其后于一八三九年逝世,使他十分难过。

天主的司祭

        他在神学院时,经常放弃早饭,每朝到圣斐理伯堂(St. Philip’s church)领圣体,然后准时回去上课。他只要专心听课便可熟记内容,因此每天可用四至五小时阅读书籍,尤其是有关圣经历史及教会史的着作。在第三学年的暑假,他已修毕第四学年的科目,获特别批准入读第五学年。一八四O年九月十九日,他获授五品,并于翌年三月二十九日领受执事职。若望鲍思高于一八四一年六月五日圣三主日前夕晋铎,由弗森尼总主教(Archbishop Fransoni)在他的私人小堂主持晋铎仪式。他当天所立的决志包括严格善用时间、学习圣方济沙雷(St. Francis of Sales)的温良、晚上只睡五至六小时、日间不休息。他在圣三主日于杜林圣方济亚西西堂(St. Francis of Assis)的护守天神祭台(Guardian Angel’s altar)举行首祭。他称这天为「一生最美妙的日子」(参阅BM, I, 386)。

吸引的职务

       新晋铎的若望神父比以往更渴望为青年献身。在贾发束神父建议下,他拒绝接受三个职务:在热那亚(Genoa)一个富裕家庭担任家庭教师,年薪一千里拉;比一般薪俸高两倍的年薪在家乡莫里亚多任职本堂神父;以及在他颇受欢迎的新堡,在辛泽诺神父担任本堂的堂区出任副本堂。在贾发束神父建议下,他选择到杜林圣方济亚西西堂附近的司铎培养院(Convitto),进修为期三年的牧民课程,研习伦理神学和宣讲,「学习如何当司铎」。丽达早已警告他说:「若你不幸发了财,我绝不会再见你。」(MB I, 222)鲍思高神父在一八四一年十一月入读司铎培养院,逐渐摆脱基爱里神学院严苛训练的阴影。除了上课外,他亦在杜林的多个中心讲道、听告解和讲授教理。

III. 青年的使徒

瞭解青年处境

       有一次,鲍思高神父探访高登伦哥神父管辖的「天佑小舍」(Little House of Divine  Providence)。高登伦哥神父以先知的直觉对鲍思高神父说:「你的会衣太薄了,换一件更坚韧耐用的吧,这样孩子才不会把会衣扯破。」他走在大街小巷,瞭解青年的实际生活处境,并发现市郊有许多不同年龄的孩子到处蹓跶,惹事生非,亵渎天主。这些孩子无家可归,亦已离开堂区,陷入困境,使人惋惜。
          一八四四年,比哀蒙约有七千一百四十八名十岁以下的孩童受僱于丝厂、羊毛厂和棉厂,亦有些是地盘的建筑工人、泥水匠、工匠、油漆工人。鲍思高神父的青年中心聚集了青年技工、学徒、石匠及每天清洁多至十五个烟囱的烟囱清洁工人。工业革命迫使他们每天工作十三至十四小时,但收入微薄,六至七个月的薪酬只有二十五至三十里拉,而欧洲其他地区的情况同样恶劣。
          这位热心的年青司铎与本堂贾发束神父一同探访监狱后,尤其难过。他看见许多年届十二至十八岁的青年,身体健康,心智聪明,但懒惰肮脏,缺乏精神和物质的食粮,使他怵目惊心。他探访「高登伦哥机构」(Cottolengo Institute)时亦感难过,那里收容了一千八百名无父无母的青年。鲍思高神父邀请他们说:「你们离开这里后,请来圣方济堂,我会协助你们在社会找到立足之所。」

伟大事业的开端

        一八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圣母无玷始胎节,鲍思高在圣方济亚西西堂的祭衣房准备举行感祭恩时,看见祭衣房主管高木底(Comotti)虐打一个孩子,只因为他不懂辅弥撒。这名十六岁的少年就是禄茂夏来理(Bartholomew Garelli),是个砌砖工人。神父与孩子攀谈,发现他还没有初领圣体,亦不认识教理。感恩祭结束后,鲍思高神父与少年成为朋友,为他讲授教理,而且「在他身上,看见所有贫苦无依的青年在求助」(方济维伊奥Francis Veuillot),从而开始了他的伟大事业。夏来理在下一个主日带来了六个同伴,来访的少年在二月初增至二十人,在三月则更增至三十人,很快因为地方有限,须把人数限制在八十人。

迁徙不定的青年中心

        这些男青年来自遥远的村庄,冬天返回家乡,或住在鲍思高神父的青年中心。他开办教理班,举行礼仪,一同遊戏及唱歌。他在圣方济亚西西堂附属的房间讲授教理,并在司铎培养院的庭院玩遊戏。卡巴诺(Carpano)、庞德(Ponte)及德维鲁(Trivero)等年青神父亦协助他。由于青年数目日增,鲍思高因此把青年带到广场、大街及郊外。他们急需更合适的地方。一八四四年,鲍思高神父离开司铎培养院,在巴罗洛侯爵夫人(Marchioness Barolo)开设的「济良所」(Refuge)出任斐洛美纳小医院(St. Philomena Hospital)的院牧。济良所收容了四百名少女,鲍思高神父的工作是协助包莱神父(Don Borel),为她们讲道和听告解。自十月十三日起,他开始在圣方济沙雷小堂两个空置的大房间举行聚会。然而,顽童使「济良所」的住客感到困扰。七个月后,巴罗洛夫人要求他在她的事业与男青年之间作出抉择。虽然她给鲍思高神父时间考虑,但鲍思高神父毫不犹疑地选择服务男青年。
          由于出入青年中心的男青年约有四百名,鲍思高神父自一八四五年五月起物色其他聚会场所。其后,他们在陶拉(Dora)河畔圣玛尔定小堂(Chapel of St. Martin)附近的圣伯多禄缧絏堂(St. Peter-in-chains)找到一个荒废的坟场,在那里聚集。鲍思高神父亦在这里遇上年仅八岁的弥额尔卢华(Michael Rua),他在莫雷达神父(Don Moretta)的私人房子租用三个房间,最后向斐利比(Philippi)兄弟租借空地。本堂神父抱怨他使青年脱离他们的操控。市长马圭斯贾富(Marquis of Cavour)对鲍思高神父说,他的工作是没有用的。包莱神父亦劝他把男青年的数目限制在约二十人。有些人认为鲍思高神父是革命者、空想家,甚至是疯子。他曾讲述有关青年中心未来发展的梦境,向别人保证青年中心将设有圣堂和学校、工场和操场。然而,情况没有改善。两位教区神职修士文生庞渣底(Vincenzo Ponzati)及类斯那西(Luigi Nasi)在巴罗洛侯爵夫人的善意提点下,提出付钱让鲍思高神父入住精神病院,后来他们自己反而被困,几经辛苦才可脱身。其实是机智的鲍思高神父巧施妙计,使他们代替自己被抓进精神病院。

毕纳地木棚

        一八四六年四月五日,鲍思高神父与斐利比订立的租约到期了,但找不到其他地方让青年聚集。那是他一生最悲伤的日子之一。潘克拉乔苏雅维(Pancrazio Soave)带他到方济毕纳地(Francis Pinardi)的木棚。木棚十五米长,六米宽,旁边有一块空地。鲍思高以三百二十法郎租用,并大幅改装。青年中心从此进入新阶段。潘克拉乔原本打算用作淀粉厂的杂物房成为一所小圣堂。总主教在一八四六年四月十二日复活主日举行祝圣典礼。青年中心继续举行礼仪、教理班、遊戏、音乐活动,旧仆人也回来帮忙,数以百计的男青年每个主日都在此聚集。市长马圭斯贾富试图禁止这些聚会,幸得国王查尔斯阿尔伯特(King Charles Albert)及时制此,青年中心方可继续营运。
          然而,鲍思高神父的健康日渐衰退,甚至领受了傅油圣事。男青年及其他人士为他献上牺牲和祈祷,使他恢复健康。这位良善的神父怀着感激之情,决志以餘生服务男青年。他在碧基疗养数週后,在圣德昭着的母亲陪同下,于一八四六年十一月三日返回杜林。丽达当时已经五十八岁了。她在人生最后十载陪伴自己的司铎儿子,勇敢面对各种困难,照顾数以百计的孤儿,作他们的母亲。

主日时间表

        鲍思高神父向毕纳地租用房子后,开设三间工作室,让青年在这里安顿下来。十二月一日,他以年租七百里拉租用全幢房子。参加晚间课程的男青年约有三百人。鲍思高神父把他的工作交托给温良及有涵养的圣方济沙雷,认为他的爱德方法、使徒热忱及中庸之道都适合鲍思高神父充满挑战的工作。主日和节日的时间表包括告解、感恩祭、讲解福音、玫瑰经、圣体降福、反省圣经史或教会史、餘暇活动、演说、唱歌等。鲍思高神父尽量抽时间陪伴这些男青年,他们的数目约为四百至五百人。他也在平日到处找寻其他男青年,邀请他们到青年中心,教他们读书写字、数学和绘畫,并提供他最重视的信仰培育。他为青年找工作,到工厂探望学徒。他与僱主订立合约,而合约条款是工会多年所期望的。于一八五一年十一月,他为若瑟波东尼(Giuseppe Bordone)与玻璃厂的嘉禄艾梅诺(Carlo Aimino)订立一份开创先河的合约。鲍思高神父或许是意大利首位为青年工人举行退省的神父。各种组织开始成立,男青年藉此参与自我培育。一八四七年,他为青年中心拟定详细守则。一八四八年,有人企图透过窗户射杀他,但他逃过大难,其后亦多次遇上类似的袭击。


开办寄宿学校

        一八四七年五月,除了开办喜乐盈盈的青年中心,鲍思高神父亦为急需食物、衣服和住处的青年开办首间收容所。一晚,孤儿亚历山大佩莫纳(Alessander Pescarmona)全身被雨水湿透,饥肠辘辘,请求借宿一宵。虽然过去曾经碰壁,但鲍思高神父还是答应了他,让他成为慈幼会首名寄宿生。鲍思高神父当时已买下整幢房子,并在天主的眷顾下,获得二万八千五百里拉购入更多物业。由于男青年的数目日增,他得想办法提供食物、衣服和医疗。他虽然极不愿意,但也得向富裕人家乞求,且一生也是如此。他的母亲丽达甚至变卖她的嫁衣和小首饰,以装修小圣堂。在这个动荡时期,鲍思高神父虽然受到各方施压,但仍然明智地放下政治活动。


作家

        为驳斥华而多教派(Waldensian)的宣讲,他发行《致公教徒的忠告》及《公教读物》。他亦出版了《教会史》(一八四五)、《十进制》、《圣经历史》、《意大利史》、《酿酒学》(一八四六)、《少年良伴》一八四七),以及许多短篇传记和敬礼祈祷书籍。一八四九年,他出版《少年良友》(Amico della Gioventu)杂志,后来因经费不足而停刊,但显示他热衷推广优质读物。他出版的《公教读物》激怒华而多教徒,他们更多次试图杀害他,但经常有一头奇犬突然扑出,吓跑行兇的人。他称这头奇犬为「灰奇」(Grigio)。这些小册子以各种语言出版,历时整个世纪,其后由《子午线十二》代替。他的青年祈祷书籍《少年良友》陆续发行一百二十二版,每版刊发五万册。他的着作包括公民史、教会史、教宗和圣人传记,以及道明沙维豪等圣德昭着的男青年的生平。根据《传记辞典》(Dizionario Biografico)所列,他共出版一百四十八本着作,包括灵修、文化、学术、戏剧和娱乐作品,以及妥为删节及注解的意大利文、拉丁文和希腊文着作。他在一八七七年为慈幼协进会出版的《慈青通讯》(Salesian Bulletin)现时以四十八种语文发行。他最杰出的学生之一就是道明沙维豪一八五四年十月二日,这位年仅十二岁的良善少年在碧基遇上鲍思高神父,并在十月二十九日加入庆礼院,其后于一八五七年三月九日逝世,享年十四岁,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二日,他获教宗碧岳十二世列入圣品,成为教会最年青的精修圣人。


自办学校

        一八五五年,鲍思高神父请方济夏神父(Francesia)担任教师,于毕纳地一个房间开办学校。约在一八五九年至一八六O年,这间中学已全面营运,男青年及合资格教师人数合共约二百人。鲍思高神父孜孜不倦地工作,希望这些男青年学有所成。因此,一位大学教授曾评论说:「在鲍思高神父这里,你必须认真学习。」自修室弥漫着严肃宁静的信仰气氛。

告解神师

       鲍思高神父旨在培育「良好的公民及虔诚的基督徒」。他最重视良心培育,因此强调办告解和领圣体,每天听告解两至三小时,甚至在远行时亦然,也会在意想不到的场所听告解,例如在马车上抓着缰绳听马车夫告解。他的告解牧职可媲美圣维雅纳(Cure d’Ars)。一八八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在他身故前六周病重期间,他为约三十名男青年听告解。他对神职修士费斯特(Festa)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如此帮助他们了。」

培育教会圣召

        比哀蒙政局动荡,以致圣召短缺。鲍思高自推行他的事业开始,已重视培育司铎和修道圣召,尤其在贫苦阶层推行培育,不仅是为了他的工作,亦为教区及其他修会的发展。除了培训工艺生外,他在一八四九年开始收录读书生。这些读书生有意领受圣职,就读于市内的私校。最初,鲍圣只挑选了四名青年。他们领了会衣,但其后全都离开了,其中两名加入教区。然而,他并没有失望。单单在一八六一年,鲍思高神父的青年中心有三十四名读书生晋铎。事实上,比哀蒙神学院的圣召主要来自青年中心。他设立的「玛利亚之子」成年圣召计划,培育了不少信德坚强的伟人,尤其是远赴传教区服务的传教士。根据估计,鲍思高神父为教会培育了二千五百个圣召。马赛 Marseilles)修士会(Congregation of Brothers)的会院大事年表在一八七七年记述:「我们当中有个伟人,在三十四年内为教会培育了六千位司铎,我们深感荣幸。」(CDB, 97)

IV. 慈幼会

创立修会的想法

         天主透过神梦启迪鲍思高神父,若瑟贾发束神父亦鼓励他说:「你绝对需要一个修会。」(BM V, 452)。因此,他早在一八四七年便开始构思成立修会。他明白,为延续他的工作,他需要助手,而且这些助手须充满他的精神。外聘教师并不可靠,他们经常剥削学生,而非帮助他们。他希望组织一群为他献身及服务青年的修道者。鲍圣收录学生入读寄宿学校,亦是为了在贫苦阶层当中培育司铎和合作人,共同推行他的使徒工作。事实上,这也是他每年与男青年探访碧基的原因之一。

   然而,当时的政局绝不利于成立修会。政府甚至宣称有权提名主教,政教之间亦有公开冲突。一八五五年,反教权的拉达济(Rattazzi)通过「有关修道者的法例」(Law regarding the Friars),藉此镇压三十五个修会,关闭了三百三十四个会院,驱逐五千四百五十六位司铎、修士和修女,剥夺他们的公民权利。「在那个时代要创立修会,好比在地震时建屋。」(戴雷樵卜斯可Teresio Bosco)然而,难以置信的奇蹟发生了。反教权的拉达济竟然建议鲍思高神父成立修会,而且教他各种绕过法律的方法。鲍思高神父的学生卢华、贾烈劳(Cagliero)、方济夏(Francesia)、安琪沙维豪(Angelo Savio)、罗吉第(Rocchietti)、杜尔基(Turchi) 及其他学生选择「留在他身边」。鲍思高神父开始为可能加入这个修会的候选人作出「训勉」(conferences),但他们并不知道鲍思高神父的计划。他们不喜欢「出家」。贾烈劳愿意留下,并不是因为他渴望修道,而是因为他深爱鲍思高神父。一八五九年,鲍圣明言要成立修会,并请他们作出抉择。犹豫良久后,贾烈劳说:「我决定了,一如以往,我绝不会离开鲍思高神父……不管是否『出家』,为我没有分别!」(BM VI, 181)
          一八五四年一月二十六日,鲍思高与贾烈劳、卢华及其他两名男青年倾谈时,向他们暗示将成立修会,以延续他的青年工作。他们先会作出许诺,期望日后可以发愿。他们采用温良的日内瓦(Geneva)主教的姓氏,取名为「沙雷会士」(译按:原文为Salesiani,中文起初称为撒肋爵会士,其后改称「慈幼会会士」)。一八五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卢华矢发圣愿,是慈幼会历史中首位发愿的会士。阿拉索纳底(Alasonatti)及方济夏亦在一个月后发愿。一八五六年十二月九日,鲍思高神父开始讨论成立修会的事宜。

慈幼会的成立

        一八五八年三月,碧岳九世批准成立修会,并给予建议。经深思熟虑后,鲍思高神父在十二月九日拟定有关计划的大纲,并分发给他的十九名助手,让他们思量及作出决定。一八五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晚上,曾参加上次会议的助手只有两名缺席,他们组成修会团体,宣发圣愿。他们选出干事后,正式成为慈幼会成员,团结一心,追求个人成圣,继续服务青年,「尤其是极需要指导和教育的青年」(BM. VI, 182)。一八六二年五月十四日,共有二十二名会士宣发三年圣愿,包括两名辅理修士。鲍思高神父对他们说:「上主一直助佑我们,若祂继续眷顾,在二十五至三十年内,将会有一千名会士。」一八六九年三月一日,慈幼会获教会正式批准。若非有奇蹟相助,这事几乎不可能实现。
          新会院亦在冷照(Lanzo,一八六四)、该辣士可(Cherasco,一八六九)、阿拉西奥(Alassio,一八六九)、瓦沙利切(Valsalice,一八七二)、瓦利西亚(Vallecrosia,一八七五 )、法国尼斯(Nizza,一八七五)、马赛(Marseilles)及巴黎(一八八四)等地设立。根据奥弗雷(Auffray)所述,在一八六三年一月共有三十九名慈幼会会士,一八六四年一月共有六十一名,一八六五年共有八十名一八七四年共有三百二十名,于一八八八年鲍思高神父逝世时共有七百六十八名。

辅理修士

        鲍思高神父原本希望慈幼会会士只须穿着端庄的衬衣(在当时是反传统的!)。最后,他让「在俗慈幼会会士」(亦即辅理修士)如此实行,他们是他「杰作」。他高瞻远嘱,期望他们不是传统的在俗修士,而是与司铎平起平坐的合作人、监督和管理人,只是不能执行圣职。鲍思高神父一生有赖许多谦卑、低调、忠信和慷慨的合作人协助,他们在传教区也贡献良多。当他逝世时,慈幼会有五分之一的成员属于辅理修士。

母佑会的共同创办人玛沙利罗

        玛利亚玛沙利罗(参阅《生平》)于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五日由教宗碧岳十一世列入圣品。她于一八六四年十月八日与鲍思高神父相遇,共同于一八七二年创立进教之佑孝女会(即母佑会),是教会内最多修女的修会,其前身为亚圭(Acqui)教区摩尔尼斯(Mornese)的「无原罪圣母孝女会」,指导神师为贝思诺神父(Fr. Dominic Pestarino),而他后来也成为慈幼会会士。鲍思高神父期望她们成为生活的典范,表达他对圣母的敬爱,其中有许多修女伴随慈幼会会士到传教区工作。

协进会

        鲍思高神父创立的第三个精神家庭就是慈幼协进会(The Pious Union of Salesian  Cooperators),期望他们成为「慈幼会会士的合作人,服务本堂神父及主教,一起造福人群」,亦期望他们是在俗的慈幼会会士,按慈幼会的精神生活和工作。他们最初被视为「慈幼会会士的外援」,其后在一八七六年组成现时的第三会。他们是献身的基督徒,在鲍圣逝世时人数达至八万。

修会发展

        一八六三年,除了三间在杜林运作的青年中心外,鲍圣亦在市外的米拉贝禄蒙弗辣道(Mirabello Monferrato)设立首间会院,其后迁至圣马丁村(Borgo San Martino)。他的青年中心、职业及农艺学校数目倍增。一八六四年,他在杜林开设冷照(Lanzo)学校。鲍思高神父曾到意大利各地,并到访法国及西班牙,在当地建立和巩固他的事业。他在各地备受欢迎,大家视他为施行奇蹟者和圣人。他的降福医治许多病人,情景难以置信,但他全归功于圣母。他充满人情味,亦是属于天主的人,既有人性才华,亦有超性天赋。他圣德昭着,吸引现代人。即使遭受部分政府官员及教会神长反对,鲍思高神父在杜林华道谷(Valdocco)服务贫苦青年的工作逐渐制度化,成为国际性组织,目前已遍佈五大洲逾九十五个会省。
         一八八四年七月九日,鲍思高神父的修会获得与赎主会(译按:该会的使命为服务遭遗弃的贫苦者)同等的地位。他如此总结他经历的考验:「若我早知道成立修会须经历这麼多痛苦、疲累、反对及矛盾,或许我不会有勇气开始。」(MB 17, 142)
          对于政府官员不断的滋扰,鲍思高神父对神职修士贾烈劳说:「这些政府官员很想毁掉青年中心,但不会成功;他们须与更强大的那位交手,童贞圣母将摧毁他们的计划。」

传教区

        虽然鲍思高神父需要各种援助,以巩固新成立的修会,但出于传教热忱,他付出极大牺牲,在一八七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派遣部分优秀的慈幼会会士在贾烈劳神父领导下,到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及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传教。他们带来极大的转变,该区在一八八四年成为宗座监牧区。鲍思高神父深谋远虑,所作的牺牲获得丰厚的回报。在他逝世时,修会有五分之一的成员在传教区服务。目前,慈幼会在南美洲共有二十四个会省、三位枢机及六十位慈幼会会士主教。

中介

        教宗领土沦陷后,意大利比萨(Pisa)的科西枢机(Cardinal Corsi)与帕尔马(Parma)、皮亚琴察(Piacenza)及瓜斯塔拉(Guastalla)等地的主教都被监禁或驱逐。法莫(Fermo)的德安杰利斯枢机(Cardinal DeAngelis)遭逮补及押往杜林,安科纳(Ancona)的安东纳西枢机(Cardinal Antonucci)及耶西(Jesi)的莫里尼枢机(Cardinal Morichini)则被软禁在家,另有八位主教受滋扰。在意大利南部,有七十位主教被监禁及撤职。当时瀰漫着反教宗情绪,历时十多年,而鲍思高神父成为意大利政府与教廷之间的中介,获双方信任,促成委任过百名主教填补空缺。他亦无畏地与意大利复兴运动(Risorgimento)的高层官员交涉,表现诚恳、谨慎及忠诚。西敏(Westminster)的曼宁枢机(Cardinal Manning)在教宗指示下,就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的关系谘询鲍思高神父。一八六六年,鲍思高神父被领进总理里卡索利(Ricasoli)位于比提尼(Pittini)王宫的办公室。他站在办公室内,坚决定说:「阁下,请您明白鲍思高神父在祭台旁是神父,在告解室是神父,在他的男青年当中是神父,在杜林是神父,在佛罗伦斯是神父。他在贫苦者的家是神父,在国王的宫殿里也是神父。」(BM VIII, 239)教宗对安东尼利枢机(Cardinal Antonelli)说:「鲍思高神父作了伟大的工作,没有一位枢机可比他干得更好。他善用任何机会,表现出色。」(BM, 10, 225)当安东尼利枢机被问及为何鲍思高神父没有晋升为枢机时,他对若翰?罗里尼教授(Prof. John Lorini)说:「我们多次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枢机团,但他总不接受。」(BM, 10. 243)

        鲍思高神父则说:「除了福音的政治外,天主教神父没有其他政治活动。」他的政治是「教宗的政治,我们的天父的政治」。一八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他逝世前一个月,他告诉雅里达枢机(Card. Alimonda):「我已请贾烈劳告诉教宗,所有慈幼会会士必会捍卫他。」(MB 18, 491)。他对卡沙莱的(Casale)费雷主教(Ferre)表示:「我的神子遵从教宗支持的理论,即使他是以个人哲学家、神学家或学者的身份支持。这不仅是为了对教宗表达敬爱,也是因为我感到这样较为稳妥。如此,我不会犯错,即使犯错,亦虽错犹荣。」(BM, XV, 369)效忠教宗是慈幼会灵修的重要特色,仅次于敬礼圣体及童贞圣母。

圣母进教之佑大殿

       鲍思高神父除了设立慈幼会会院外,亦在一八五二年建造圣方济沙雷氏圣堂,并在一八八二年建成圣史若望堂。一八四四年十月十二日,当青年中心仍迁徙不定时,他梦见一处种满玉米和马铃薯的田园,建有一座宏伟庄观的圣堂。十八年后,他对神职修士保禄欧培拉(Paul Albera)说:「我身无分文,但既然这是天主的意愿,我们必须实行。」(MB 7, 334)
         一八六三年,他意外地获得四千里拉,并以此购入该幅土地。一八六五年,大殿奠基。承建商嘉禄蒲切底(Charles Buzzetti)是他的旧生。鲍思高神父把所有积蓄交给他,只有八个铜币。然而,虽然困难重重和经费紧绌,但圣母显发许多奇蹟,大殿终于建成,并在一八六八年六月九日祝圣,所需的建筑成本为八十九万里拉(相当于一九八六年的二十亿)。鲍思高神父可确实说:「这座圣殿的每一块石头也是圣母的恩宠。」(MB 18, 388; 9, 201)「圣母为自己建造一座殿宇。」他对贾烈劳说:「至圣之母创立和支持我们的工作。」(M.B. 7, 334)
           尽管病弱疲惫,鲍思高神父仍遵从教宗良十三世的意愿,同意在一八八O年建造罗马耶稣圣心堂。一八八三年,他在一月至五月这四个月期间到访法国,四处奔走,为这座罗马教堂筹募经费。耶稣圣心堂于一八八七年五月十四日祝圣。他还在杜林及瓦利西亚(Vallecrosia)另外建造了两座圣堂,亦在拉斯佩齐亚(La Spezia)、尼斯及马赛设立三间会院。他为了筹募这一千五百万里拉(相当于一九八六的四十亿)经费,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八八六年,他前往西班牙,答应在一座俯瞰巴塞隆纳市的山上建造国家大殿。这座山风景优美,名为「我要给你」(Tibi Dabo)(译按:魔鬼诱惑耶稣时,把他带到一座山上,将世上的国度及荣华指给他看,对他说:「你你若俯伏朝拜我,我必把这一切交给你。」故有此名。)他承担这任务,表示他对耶稣圣心的敬爱。

圣人的导师

        鲍思高神父启发和培育了许多学生、合作人和圣人度圣善生活,他们包括玛利亚玛沙利罗、道明沙维豪、类斯雷鸣道、弥额尔卢华、斐理伯李纳德、玛达肋纳莫兰诺、安德肋白德美、奥古斯多查托里斯基、潘德兰等等,均获列入圣品或正待列品。他亦与许多圣人合作,包括若瑟贾发束、若瑟高登伦哥、圣理纳蒙利亚多 (St. Leonard Murialdo),真福真福路易斯瓜内尔(Bl. Guanella)及真福类斯奥廖内(Bl. Aloysius Orione)。到了今天,他的理想、精神和神恩仍鼓舞许多人完全献身上主。


V. 最后阶段

与世长辞

          一八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蒙彼利埃大学(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的孔巴医生(Dr. Chambal)为鲍思高神父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并诊断说:「鲍思高神父,你是积劳成疾,好比一件穿得太多次的衣服,不管是平日也好,或是庆节也好,都穿在身上。如果还要保存它,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它藏在衣橱内。我的意思是,你最需要的药物就是好好休息。」鲍思高神父说:「医生,这是我唯一无法吃的药。」
          这位青年的圣人确实是心力交瘁。一八八七年十二月十一日,他最后一次举行感恩祭,在二十日晚上臥病在床。一八八八年一月十五日,他感到呼吸困难,并开玩笑说:「请找个懂得修理风箱的人,让他来修理我一下。」一月三十日,他说:「愿你的圣意奉行。」在早上四时四十五分,当圣母进教之佑大殿的三钟经钟声响起时,鲍思高神父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二岁五个月十四日。他的遗体于二月六日下葬于瓦沙利切(Valsalice)会院。

圣德昭着
          一八八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发行的《世界报》(Le Monde)论及鲍思高神父说:「许多人追随他,渴望见他一面,碰碰他的衣服,因为感到他散发特殊的圣德芬芳。」雅里达枢机称鲍思高神父为「本世纪的圣化者」,教宗碧岳九世更称他为「意大利的珍宝」。碧岳九世与女伯爵马蒂尔德(Countess Matilde)谈话时提起鲍圣,问她说:「你见过意大利的珍宝吗?」一八六七年,内政部长拉达济说:「我认为鲍思高神父或许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奇蹟。」(MB, 8,795)他的妻子玛利亚莱蒂希亚(Princess Maria Letizia)探访鲍圣后,称他为「世纪奇蹟」(MB, 8. 797)一八八一年月十六日,良十三世对部分慈幼会会士说:「鲍思高神父是位圣者。」比利奥枢机(Cardinal Bilio)说:「没有人在世时获列入圣品,但鲍思高神父是位活生生的圣人。」当时,教宗微笑补充说:「确是对的,鲍思高神父确是圣人。」(MB XV, 759-760)鲍思高神父的雕像在圣伯多禄大殿隆重揭幕,放置于专属修会创办人圣像的圣龛。这尊重二十二吨、高5.87米的意大利大理石雕像由帕切利枢机(Card Pacelli)祝圣。圣像两旁是道明沙维豪及泽菲林?拿蒙古拉的雕像,象征鲍圣的青年使徒工作及传教工作(MB19, 363)。一九五九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到辛纳西提(Cinecitta)向鲍圣的遗体致敬。他在讲道时高呼:「鲍思高神父,全世界景仰你,全世界敬爱你。」

光荣列品

        鲍思高神父的葬礼结束后不足二十四小时,卢华神父及他的议会已开始商讨是否可能尽快展开列真福的程序。教区的调查工作于一八九O年六月四日开始,并于一八九七年四月一日完成。一九O四年九月三日,于第十届全会代表大会举行期间,鲍思高神父的坟墓首次开启,杜林的里基米枢机(Card Richelmy)当时亦在场,发现他的遗体仍然完好。教宗碧岳十世在罗马颁令就鲍思高神父与罗伦斯嘉斯塔迪总主教(Lawrence Gastaldi)历时十载的争议进行调查。调查程序顺利结束后,若望鲍思高获教宗碧岳十世列入可敬品,其后于一九二九年六月二日获碧岳十一世列入真福。碧岳十一世仍为拉提蒙席时(Mgr Ratti)时,曾到青年中心作客,而碧岳十世仍为萨尔托蒙席(Mgr. Sarto)时亦然。教宗在荣列圣品的仪式上说:「圣多玛斯亚圭纳(St. Thomas Aquinas)的封圣诏书指出,《神学大全》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奇蹟。现在我们可以说,鲍思高神父一生的每一年、每一刻都是个奇蹟,而且是一连串的奇蹟。」(BM X, 1)一九三四年四月一日复活主日,鲍思高神父获这位教宗列入圣品。一九四六年,教宗碧岳十二世称他为「公教刊物的主保」。若望保禄二世宣告他为「青年的慈父与导师」。





海鸥传信致力于基督福音的传播,我们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在此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因此平台会严格注明原作者或出处(实难确认作者的除外)。如文字或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告知小编,小编会在12小内撤下!如其他公共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来源: 天主教耶稣爱你网

 本文整理:德兰之爱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订阅微信号:Savio-yan  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海鸥传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